湖北日报客户端讯(通讯员陈昌荣、吕慧慧)秋意渐浓,竹山的数万亩茶园依然绿意盎然。10月12日,一场别开生面的“茶文化特色课堂”成果展演在竹山县宜品茶叶有限责任公司农民田间学校热烈举行,为为期10天的高素质农民培育和茶文化推广能力提升培训画上了圆满句号。空气中弥漫着醇厚的茶香,40余名来自各乡镇的涉茶企业主体、合作社女青年和技术员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中国配资网网站,她们不仅是学员,更是竹山茶产业未来的“星星之火”。
“看,这绿茶冲泡的火候,关键就在于对温度和时间的精准把控!”实践教室内,经验丰富的茶产业行家一边演示,一边讲解,学员们个个目不转睛,不时上手体验、提问交流。从黑茶、红茶的精湛加工技艺,到绿茶冲泡时水温、时间的微妙拿捏,再到田间地头如何科学管护茶园,这场培训摒弃“纸上谈兵”,采用“理论+实践”深度融合的模式,让学员们在动手操作和直观感受中真正掌握了“从叶片到茶杯”的全链条技能。
“这次培训太解渴了!”来自湖北堵河源茶叶公司的青年李园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兴奋地说,“以前凭老经验,现在懂了新门道,怎么用数字技术监测茶园,怎么把我们的好茶叶卖出好价钱,心里更有底了!”课程设置精准对接竹山茶产业发展的现实需求,不仅涵盖茶叶加工、茶艺和茶文化,更拓展至品牌建设、数字农业应用等前沿领域,旨在为竹山打造一支既懂技术、又善经营、还会管理的新时代茶艺师队伍。
竹山作为“中国高香型绿茶之乡”,茶产业是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。30万亩生态茶园不仅是美丽的风景,更是百姓致富的“绿色银行”。县委、县政府将茶产业置于农业发展的龙头位置,此次培训正是其“做大茶规模、提升茶品质、做强茶品牌、弘扬茶文化”系列举措的扎实一环。县农业农村局、县茶办要求学员们,要珍惜学习机会,将新知识、新技能带回田间地头,成为带动一方乡亲共同致富的“领头雁”。
学员们摩拳擦掌,信心满怀。她们表示,必将以此次学习为新的起点,紧跟县委对茶产业的战略布局,将课堂所学转化为提质增效的实际行动,不断提升竹山茶叶的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,为这片希望的土地贡献更多茶香韵味,助力竹山高质量发展之路行稳致远。
中国配资网网站
联华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